
当指尖轻触那温润如玉的壶身,当目光掠过壶壁上隽秀的诗文,时光仿佛在此刻静止 —— 这便是顾景舟大师笔下《玉露诗文五头茶具》的魔力,一件将紫砂工艺、文人雅趣与东方美学熔于一炉的传世珍品,让每一位懂茶、爱器之人,都忍不住驻足惊叹。
一器承匠心,紫砂泰斗的巅峰之作
提到紫砂,便绕不开 “壶艺泰斗” 顾景舟;提到顾景舟的传世佳作,《玉露诗文五头茶具》便是绕不开的经典。这套茶具以 “五头” 为规制,包含一壶、四杯,每一件都凝结着顾老毕生的工艺精髓:壶身选用宜兴黄龙山原矿紫泥,历经 “拍泥、打身筒、镶接、推墙刮底” 等数十道纯手工工序,胎质细腻如婴儿肌肤,上手温润不燥,久养之后更能透出 “紫玉金砂” 的迷人光泽。
壶型设计尤为精妙,线条流畅如行云流水,壶嘴、壶把、壶盖比例严丝合缝,“三山齐” 的盖合工艺更是堪称一绝 —— 轻旋壶盖,无需用力便能严丝合缝,倒置不漏水,提壶倾茶时,水流如银线般连贯,断水利落不挂杯。这般精湛的工艺,不仅是对紫砂技艺的极致诠释,更藏着顾老对 “实用与美学共生” 的执着追求。





2011 年 6 月 7 日,澳门多禄溙举办的 “中国古代及近现代紫砂专场” 中,一套美国回流的顾景舟《“玉露” 诗文五头茶具》 成为全场焦点。这套茶具并非普通流通品,而是顾景舟早期 “自制、自书、自创” 的罕见之作 —— 壶身正面镌 “玉露” 二字,下署 “阳羡荆南樵子书并镌于蜀麓陶斋”,背面刻有 “花气接云烟,煮茗草堂前。阶下独行鹤,避烟飞上天” 的诗文,落款 “景洲”,是研究顾老早期创作的珍贵实物资料。
从规格来看,这套茶具壶长 15 厘米,壶容量 550 毫升,四杯各 100 毫升,器型 “雍容大度、刚中寓柔”,完美诠释了紫砂业内 “一方顶三圆” 的制作难度。经过多轮竞价,最终以943 万元成交,与顾老同期另一作品共同摘得专场冠亚军,直接推动该场拍卖总成交额突破 5194.9 万元,印证了市场对其工艺与文化价值的高度认可。
诗文映玉露,文人风骨的诗意栖居
不同于普通紫砂茶具的素净,《玉露诗文五头茶具》最动人的,是壶身与杯壁上镌刻的 “玉露” 诗文。字体选用清雅的行楷,笔锋婉转有力,墨色与紫泥的底色相映成趣,仿佛将一幅水墨画卷凝刻在茶具之上。“玉露沾香蕊,清茗润雅心”,短短两句诗,既点出了 “玉露” 之名的雅致,又道出了品茶时的悠然心境,让茶具不再是单纯的饮茶器具,更成为承载文人情怀的艺术品。
据说,这套茶具的诗文镌刻,是顾老特邀当时的书法名家合作完成,每一笔、每一划都经过反复斟酌,力求字与器、文与茶的完美融合。如今,当我们用这套茶具泡茶时,看着茶汤在紫泥杯中缓缓流转,读着壶身上的诗意文字,仿佛能跨越时空,与顾老及那位书法名家隔空对话,感受那份流淌在器物中的文化底蕴。
五件成组,藏用皆宜的传世之宝
作为 “五头茶具”,一壶四杯的组合既满足了日常饮茶的需求,又具备极高的收藏价值。壶身容量适中,约 200 毫升,适合 2-4 人共饮,无论是独自品茗享受静谧时光,还是与好友围坐畅谈,都能恰到好处;四件杯子造型与壶身呼应,线条圆润,握感舒适,每一件都堪称独立的艺术品,即使单独摆放,也能成为书房、茶室中的点睛之笔。
对于收藏爱好者而言,顾景舟的紫砂作品本就 “一壶难求”,而这套《玉露诗文五头茶具》更是集工艺、文化、稀缺性于一身的珍品。它不仅见证了顾景舟大师在紫砂艺术上的巅峰造诣,更代表了中国传统文人茶具的最高水准,如今虽历经岁月洗礼,却依旧散发着迷人的魅力,每一处细节都透着时光的沉淀与匠心的温度。
结语:一杯清茗,一件珍器,一段时光
当我们褪去生活的浮躁,静下心来,用顾景舟《玉露诗文五头茶具》泡上一壶好茶,看着热气袅袅升起,闻着茶香阵阵袭来,指尖触碰着紫泥的温润,目光停留在诗文的雅致之上,便会明白:真正的好器,从来不是冰冷的物件,而是能与人心意相通的伙伴,是能承载时光与情感的载体。
这套《玉露诗文五头茶具》,藏着顾老的匠心,藏着文人的诗意,更藏着中国人对生活美学的极致追求。它不仅是一套茶具,更是一段值得珍藏的时光,一份能代代相传的文化记忆 —— 愿每一位懂它的人,都能在茶与器的相遇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悠然与雅致。
聯繫人:多祿泰鄒生
Tel/Whats app:+852 51425289
email: dcy8758@gmai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