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文化玉器的紋飾有神人獸面、鳥、龍等多種題材,其中尤以神人獸面紋最為盛行。神人獸面紋形象繁簡各異,或由神人与獸面組合出現,或將神人及獸面單獨為飾,以單一或連續形式置於器表,佈局依造型特徵作不同設計,另於部分邊緣處藉助減地法產生淺浮雕效果,剩餘空間滿刻細密線紋,形成繁縟華麗的獨特風格。

一、神人獸面紋特徵

除素面無紋及動物類紋者之外,良渚文化玉器大多琢飾小眼面紋和大眼面紋。關於二者的詮釋,早期並未達成共識,直至浙江省餘杭縣反山遺址出土了被稱為「琮王」的玉器之後,才得到普遍闡明與解釋。

2019 年 11 月 27 日,佳士得香港「雲中玉筵」拍賣活動中,一件良渚文化三層人神獸面紋玉琮以 3132.5 萬港元高價成交。此琮為金華堂舊藏,1997 年購於香港,高 7.8 厘米,雞骨白色,器表土漬色未經清理,玉質緻密,有少量青色晶斑和褐色小斑點,局部透光。外形弧邊方形,中間大圓孔採用雙面管鑽,孔大壁薄,內壁打磨精細。以四角為中軸線分為三節,第一節戴冠神人面紋與第三節一致,第二節為獸面紋,一、二節複合成簡化「良渚神徽」。

良渚文化 神人獸面紋玉琮

這件玉琮雖已整體白化,但做工精緻,打磨光亮。琮體四面中部均有寬平直槽,槽內琢刻神人与獸面組合,以上下排列佈局出現,共計八組。

各組形象基本一致,上部為頭戴羽冠、倒梯形臉面、重圈圓眼、雙肘張開騎坐於獸身的神人,其頂端羽冠內側琢磨連續渦紋帽飾,外側為高聳寬大放射狀弧線群,面部小圓眼左右見尖狀眼角,寬鼻有弧線鼻翼,闊嘴內刻平齊牙齒。神人胸腹下雕刻一獸面,重圈大眼,眼瞼橢圓,雙目間以拱形棱相連,寬豎鼻具鼻梁及鼻翼,凸橫嘴內見尖利牙齒,兩側另有外吐獠牙。

神人面部、羽冠及獸面均作微凸淺浮雕處理,四肢由陰線細刻,上肢抬臂彎肘、五指平張,下肢呈蹲踞狀、具三爪蜷曲形足。神人四肢及獸面眼瞼、拱形凸棱、豎鼻等部位均填刻繁縟線紋。由於此紋是迄今所見最完整的神人獸面形象,因此也被視為神人獸面紋的原型。

在西泠印社拍賣中,神人獸面紋玉琮也有不少成交實例。如 2025 年 1 月 21 日,一件玉神人獸面紋琮(圖錄號 899),估價 5-8 萬元,成交價 7.475 萬元;2024 年 12 月 29 日,編號 828 的神人獸面紋玉琮,估價 8-15 萬元,成交價 13.8 萬元;2024 年 12 月 17 日,有兩件神人獸面紋相關玉琮成交,圖錄號 1255 的神人紋玉琮,估價 12-20 萬元,成交價 15.525 萬元,此琮造型矮扁,玉色偏青黃,沁色豐富,四角以減地與陰刻手法飾神面紋,線條硬朗,神人頭戴雙層弦紋冠,圓圈眼,鼻子寬凸,��頗具神秘威嚴之感,其來源為中國臺灣藏家舊藏及北京鴻勝祥拍賣;圖錄號 1256 的神人獸面紋玉琮,估價 12-18 萬元,成交價 16.675 萬元。2023 年 6 月 25 日,一件良渚文化・神人獸面紋玉琮(圖錄號 2996),內圓外方,以轉角為中軸刻兩節神人獸面組合神徽,上節以弦紋帶和眼鼻示神人,下節為淺浮雕獸面紋,細密規整,玉質溫潤細膩,最終成交價 5.175 萬元。
2024 年 11 月,澳门多禄溙拍賣的良渚文化黃玉神人面紋琮,直徑 7cm,估價 180-220 萬港元,成交價達 1056.3 萬港元。這件琮體四面雕琢獸面神人圖像,完整莊嚴,獸面居中威嚴,兩側以淺浮雕勾勒飛翔鳥紋,靈動又神秘。

良渚文化 神人獸面紋玉琮(局部)

在此件玉琮的折角處,還有依形設計的神人獸面紋變體。玉工以琮的邊棱為中軸線,每節均琢刻一小眼面紋或大眼面紋。第一節所飾小眼面紋,重圈為眼,兩側收尖作眼角,凸橫棱為口鼻,填刻弧線群與渦紋等,上端兩條平行橫棱中陰刻長平行線,橫棱間隙以渦紋與弧線群填滿。第二節雕琢大眼面紋及一對背向鳥紋,其中大眼面紋具橢圓眼、橋形鼻、凸橫嘴。第三、四節紋飾分別與第一、二節完全一致。

良渚文化 神人獸面紋玉琮

良渚文化 神人獸面紋玉琮(局部)

將此折角與直槽紋飾比較發現,小眼面紋應為神人紋簡化,而大眼面紋則是神人所馭神獸。這種以轉角為中軸對稱展開的神人紋及獸面紋,雖神人与獸面分開雕琢,省略神人肢體,但基本格局未變,整體表現仍具有共同特徵:神人紋以長平行線象徵羽冠、圓圈紋代表眼睛、凸橫棱顯示口鼻。

獸面紋則以橢圓大眼、拱形鼻梁及凸橫棱口為基本組合,因而可稱之為簡化神人獸面紋。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良渚文化玉器神人獸面紋均是以此類簡化形式出現。

良渚文化 七節玉琮

二、神人獸面紋製作
從考古材料來看,良渚文化玉器所飾神人獸面紋具有較為統一的基本特徵,線紋形式也顯現出極大的共性。最常見的是長平行線、圓圈紋、弧線群及渦紋,長平行線由細砣以連續雕琢短線銜接而成;圓圈紋中圓整者為管具鑽磨,歧出者則可能採用砣具琢刻。

這些線條粗細不均,其中細緻的弧線群與渦紋則應是利用尖利器具加工制成。
除此之外,神人獸面紋眼眶、鼻梁及橫嘴等部分還會藉由砣具局部減地,使紋飾產生陰刻與浮雕兩類不同的表現形式。

良渚文化 神人獸面紋玉璜

良渚文化 神人獸面紋玉璜(局部)

良渚文化玉器紋飾在題材與製作上具有強烈共性,神人獸面紋形式多樣、簡繁不一,神人以羽冠及小圓眼為標誌,獸面由上傾橢圓大眼為代表,既可作平面雕刻,也能琢制於方柱體折角面,在利用垂直接面營造立體感的同時,以浮雕及陰刻兩種不同方式表現,極富地域性特徵。

聯繫人:多祿泰鄒生
Tel/Whats app:+852 51425289
email: dcy8758@gmail.com

股票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