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青花以高嶺土製胎,胎質大多粗糙、疏鬆。胎色呈灰白色。胎體普遍較厚,少部分產品胎體輕薄,瓷化程度較高。釉層稀薄,釉面不平整,光澤度不強,釉色白中閃青,也有青灰色,部分還帶有開片。盛行在器物口沿處施一圈醬色釉(即醬釉口)。
圈足一般較矮,阻斷露胎線外沿旋削較多。大碗圈足邊牆內壁有較深的「二層台」形挖足殘痕。除部分盤、碗外,一般底足較高,足外牆下邊無釉,底足內亦無釉。盤、碗有跳刀痕,有的足底留有未旋削乾淨的小台、窯渣、雞心凸起及火石紅斑塊。筒瓶、花抓、罐等立器一般為細砂地,有的能看出旋削後留下的弦紋。
明崇祯
青花“三国演义·安居平五路”图筒瓶
此瓶唇口外撇,短束颈,直筒形腹身微微下敛,平底,底部露胎处可见胎质细密坚实,胎土洁白。整体呈直筒形,底足平实,造型挺拔。晚明时期时局动荡,百姓深受其害,因此盼望国家早日和平统一,故此种造型也寓有“天下一统”的美好祝愿。



瓶腹所绘“安居平五路”情节出自《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刘先主遗诏托孤儿,诸葛亮安居平五路”。这一章节讲述刘备于白帝城永安宫病重,召诸葛亮等人托付后事。刘备新亡,年幼的刘禅为帝,曹丕借司马懿之计,召集大将曹真结连鲜卑王轲比能、南蛮王孟获、东吴孙权、上庸降将孟达分五路伐蜀,想成就统一大业。蜀国闻此消息,上下惶惶不安,倾国之危,迫在眉睫。
此时诸葛亮却推病不上朝,数日闭门不出,刘禅大惊,亲至丞相府问之,却见孔明神情悠然地倚着竹杖,在小池边观鱼。见此情形,后主不解,遂问之。诸葛亮却说自己并非在观鱼,而是有所思计,并已暗中用计将四路敌兵退去,仅有孙权这一路,须一能言之人为使,因未得其人,故熟思之。
谈论之间,二人见随侍之中有大臣已会其心意,此人便是邓芝,加之他素来善辩,于是命邓芝为使,往见孙权。最终邓芝不负所望,说服孙权罢兵,吴蜀通好,化险为夷。一场气势汹汹的五路兵马来犯,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被诸葛亮兵不血刃地消解于无形之中。此一情节也是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的“高光”时刻之一。

画面一侧绘孔明倚石而坐,于池边悠闲观鱼,营造氛围看似闲适,却于人物眉目之间可见思虑之状。另侧诸人站立,其中衣着装饰最为精致者为后主刘禅,刘禅身旁侍从手执仗义扇,小心服侍。所绘图景与明末《遗香堂绘像三国志》“安居平五路”一幕画意相仿,皆为表现后主刘禅上门求救诸葛亮之情节。

“安居平五路”《遗香堂绘像三国志》
明末安徽新安黄氏刻本
美国国会图书馆藏
得益于明末清初小说版画的盛行与发展,此时的瓷器作为统治阶级传播正统思想,亦或是文人士大夫寄托抱负情怀的载体,出现了诸多丰富精彩的纹饰。作为《三国演义》中的高光情节,除本品所绘“安居平五路”外,另见有“陆逊问津”、“索超听报”等诸多题材被运用于瓷器纹饰中,而与《三国演义》有关的小说及版画也于明代被多次刊刻。

成交记录:中国嘉德拍卖,成交价 920,000 元人民币。此筒瓶胎体细腻洁白,釉面润泽,口颈处青花施亚字纹和轮花纹,腹部主体绘三国演义之凤仪亭故事,
2017年澳门多禄溙季拍卖会,成交价:950.000元人民币
聯繫人:多祿泰鄒生
Tel/Whats app:+852 51425289
email: dcy8758@gmai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