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瓷器收藏的宇宙裡,有一種器物,憑絕美造型與頂級工藝,成為藏家心中的「白月光」,它就是青花抱月瓶。今天要講的這件,更是其中的巔峰之作,承載著六百年的時光故事與藝術傳奇。
一、從皇家御用到世間傳奇:青花抱月瓶的前世今生
(一)誕生:永樂官窯的巔峰之作
時間撥回明朝永樂年間,景德鎮官窯窯火正旺。彼時,鄭和下西洋帶回優質「蘇麻離青」料,為青花「神級發色」奠定基礎;而抱月瓶的造型,源於西域「馬背上的扁壺」,卻被宮廷匠人徹底「中國化」—— 蒜頭形小口優雅別緻,雙如意耳靈動如飛,扁圓瓶身飽滿大氣,圈足穩穩承托,每一處線條都精準得彷彿上帝親手勾勒。
繪製這件抱月瓶時,畫師屏氣凝神:以蘇麻離青料,先在瓶身鋪展「錦地開光」—— 六邊形、多邊形的幾何紋樣層層嵌套,如精密的東方密碼;紋樣內部,纏枝花卉蜿蜒舒展,花團錦簇卻不亂,每片葉子、每朵花瓣的筆觸都利落又鮮活,青花發色濃淡相宜,濃處凝聚成「鐵鏽斑」,淡處暈染如青煙,恰似水墨在瓷上暈開的詩意。
它誕生後,專為皇家而生:或伴永樂帝批閱奏章,映著燭光泛著幽藍;或在宮廷宴飲上盛裝美酒,見證王公貴族的觥籌交錯,是權力與審美的雙重象徵。
(二)流轉:藏在民間的歲月史詩
王朝更迭,戰火紛飛,這件抱月瓶從宮廷流落民間。它可能被文人藏於書齋,與古籍、墨寶相伴;可能在商賈貨箱裡,輾轉大江南北;也可能被普通人家當作傳家寶,用紅布包裹,代代守護。數百年裡,它見過盛世繁華,也歷過顛沛流離,卻始終以優雅姿態,等待著被重新發現的那天。

二、真實成交案例:億元級別的收藏神話
在 2011 年香港蘇富比春拍上,一件明永樂青花如意耳扁壺(與文中抱月瓶同屬「抱月瓶」類巔峰器型),以1.1052 億港元成交,震驚全球收藏界!
這件扁壺,同樣以蘇麻離青繪製,幾何錦地與纏枝花卉的搭配,盡顯永樂青花「濃豔明快、層次豐富」的特質。其成交不僅刷新了當時明代青花的拍賣紀錄,更讓「永樂抱月瓶」的價值被全世界看見 —— 藏家們瘋搶的,不只是一件瓷器,更是六百年前中國工匠的智慧、皇家藝術的巔峰,以及一段可觸摸的歷史。
三、為何它能成為「天價傳奇」?
- 稀缺性:永樂官窯產量本就極少,抱月瓶作為「定制級」御瓷,存世量屈指可數,堪稱「孤品級別」。
- 工藝天花板:蘇麻離青的暈染效果、幾何紋樣的精密繪製、抱月瓶造型的極致比例,都是後世難以復刻的工藝巔峰。
- 文化符號:它是「海上絲綢之路」(蘇麻離青輸入)與「陸上絲綢之路」(扁壺造型來源)的交匯點,承載著中外文化融合的深層意義。
當你凝視這件青花抱月瓶,看到的不只是藍白相間的美麗,更是六百年時光裡,藝術、權力、文明交織的傳奇。它是瓷器,更是穿越時空的「文化信使」,讓每個中國人,都能從一片青花中,讀懂祖國曾經的輝煌。
聯繫人:多祿泰鄒生
Tel/Whats app:+852 51425289
email: dcy8758@gmail.com





